科学调控血压,远离脑血管意外

浏览: 作者:杨健康 来源:天津体检中心 时间:2021-02-20 分类:健康常识
脑卒中起病急,但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事前或多或少都有些先兆症状,这些症状常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前出现

  脑卒中起病急,但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事前或多或少都有些先兆症状,这些症状常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前出现。天津体检专家表示:“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过量饮酒、过度劳累后诱发,发病前,有些患者有头晕、头痛、鼻出血和眼结膜出血等先兆症状,血压较高。严重时,患者会突然昏倒,出现口眼歪斜、凝视、肢体瘫痪、二便失禁等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与体征,有时伴有呕吐血性胃内容物,并发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相反,脑梗死通常在静息状态下起病,患者往往在早晨起床时突然感觉到半身不听使唤,神志多数清楚,但脉搏和呼吸明显改变,患者会逐渐出现偏瘫、单瘫或失语和偏盲等症状。发病前,部分患者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头晕、头痛、突发言语困难、肢体乏力麻木、沉重等,但可在短时间或一小时内恢复正常。有一些高血压患者会因为没有自觉症状或自觉症状轻,没有引起重视,直至发生了脑梗死或脑出血才知道患有高血压病,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老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

yssj20190916-2-l

  远离脑血管意外,从合理用药开始

  防治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意外,首先要调控血压。这一点对于许多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王主任强调,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切忌迅速降压。人体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压维持,多数高血压病是因动脉硬化所致,骤然降压会使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灌注突然不足,容易发生脑梗死;另一方面,血流速度的突然下降,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血小板及纤维蛋白淤积,从而容易形成血栓,容易诱发脑梗死。高血压用药原则是哪些?

  血压的调控是一个动态过程,未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应尽量使血压调控在平稳水平,可选择长效或小剂量联合使用降压药,以避免血压波动。当发生脑梗死时,急性期不主张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控血压。因此,家人疑似突发脑卒中、自测血压迅速升高时,家属不应急于用药将患者的血压人为降至正常值,而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