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的血管病变,近几年该病的发病几率迅速升高,且老年人群中约有一半的人都患有高血压疾病。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疾病初期并不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而随着高血压疾病的不断发展,会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现阶段,我国患有高血压的人群约在4亿左右,可以说平均4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群的健康杀手。但是,很多高血压病人对于这种疾病还缺少正确的认知,不愿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往往按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吃药以及护理,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恢复,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潜在的危害。想要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护理,就需要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对患者进行干预提升患者的遵医性。那么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服药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患者如何正确用药呢?怎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用药遵医性呢?
1 高血压患者用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人体内血压每天都有着不通的波动规律,人体一天24小时内存在两个血压高峰阶段,通常是上午的6-10点以及下午的4-8点。因此,高血压患者通常在这两个高峰阶段的前半个小时进行药物的服用,药物能够起到高效的降压作用,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也存在部分比较特殊的时候。例如,患者在凌晨的时候出现血压上升的情况,那么患者就需要在患者睡前再加药一次。大多数人夜间急性降压药物会比白天降低大概20%左右,所以患者进行睡前服药能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出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因此,患者进行服药之前需要仔细询问医生,是否需要增加服药次数。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明白,并不是降血压降到最低效果最快的药物就是好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着最适合自己的、对自身血压情况较好的药物,能够稳定自身血压波动的药物才是一个合适自己的药物。患者进行药物控制血压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增加自身的运动锻炼,保证轻松愉悦的状态,高效地控制住自身的血压。
患者进行高血压药物服用的时候,需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服用,不能够自行进行药物剂量的更改。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从小剂量的降压药物开始服用,党自身的血压恢复正常状态时,获得医生许可后可以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最终找到一个能够控制住自身血压情况的药物剂量。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时定量的服用药物,不能够没有出现高血压状态就不服用药物,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血压患者自行停药不但能够导致患者重新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还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呈反弹上升的情况。患者贸然增加药物的剂量同样不可取,患者服用大量药物自身出现血压骤降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急症的家庭自救
2 高血压患者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2.1短效降压药物
患者常服用的短效降压药物包括:硝苯地平以及尼群地平等。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的时候,患者大约能够维持五个小时血压的正常状态,患者服用尼群地平大约能够维持血压处于正常状态6-8小时。因此,患者进行降压药物的服用通常是六个小时一次。短效降压药物对患者血压维持的时间不长,但是药物效果作用于人体较快。例如,硝苯地平药物大约十分钟作用就能起效,尼群地平则半个小时患者就会处于正常血压的转态。
2.2中效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中效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美托洛尔以及非洛地平等药物,此种药物通常在患者人体作用时间为10-12个小时作用。例如,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药物的时候,人体内药物浓度通常能够维持在12阁下懊悔以上,服用依那普利的患者,体内药物作用时间通常在11小时左右。服用中效降压药物的患者通常每天服用两次即可。因此,建议服用此种药物的患者在每天上午6-7点以及下午16-17点服用即可。
2.3长效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长效降压药物有:氨氯地平、沙坦类药物以及贝那普利等。长效降压药物能够维持患者正常血压状态在24小时以上。长效降压药物对患者起到稳定降压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通常需要4-7天作用。服用长效降压药物的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即可。患者为了保证自身血压处于稳定状态,通常会在早上的6-7点服用降压药物。
2.4缓释降压药物
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服用的缓释降压药物都不可以进行压碎服用或者咀嚼服用。
3 提升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的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尊重病人的主体地位,将病人当作教育的中心,向病人与病人家属讲解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结合病人的疾病特点以及健康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并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二级预防这一目的,从而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书面指导、个别咨询、集体指导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增强高血压病人对于这一疾病的并发症、潜在危险、药物副作用、预后治疗等知识的了解,拓展病人的知识视野,使高血压病人形成良好的治疗信念,遵循医嘱进行服药、严格控制体重、日常低脂饮食、调节自身情绪、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又要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发展。此外,医护人员应当与高血压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相关护理活动的开展,让病人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遵医嘱服药。高血压的非药物辅助治疗
除此之外,由于高血压病人需要终身治疗高血压这一疾病,过于复杂的治疗方法会影响到病人的配合情况。同时,若治疗方案太过复杂,会使高血压病人产生心理压力,难以长久的坚持下去,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年龄较大的高血压病人。因此,医生应适当简化治疗方法并具体实际的行为护理内容,其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行为检测:医护人员需要引导病人坚持记录服药日记以及自我观察记录。②控制与刺激:医护人员需要把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服药行为进行联系,可以让病人采取设定闹铃的形式提醒服药,以免错过服药时间。③强化行为:当病人遵医嘱行为十分良好时,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应当以及相关的鼓励与肯定,情况反之应当给予批评。④需要让病人了解测量血压“三定”的重要性,以此保障血压值测量的精准性,最终圆满达到预期治疗的效果。浅谈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干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