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异常结果分析

浏览: 作者:杨健康 来源: 时间:2020-04-17 分类:健康常识
尿常规是大家体检或接受诊疗时常见的项目,也是肾病科的必查项目之一,因为肾脏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生成尿液,因此尿液中的变化,反映了肾脏的功能与状态,是诊断肾脏病的重要指标

尿常规是大家体检或接受诊疗时常见的项目,也是肾病科的必查项目之一,因为肾脏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生成尿液,因此尿液中的变化,反映了肾脏的功能与状态,是诊断肾脏病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肾脏病患者进行尿液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很多人们都做过血常规,但做过尿常规的次数可能就不多了,那么尿常规应当怎么检验呢?


   什么是尿常规   


  尿常规是一种经济、便捷、方便的尿液初步检查手段,它和便常规、血常规合称为临床三大常规。许多人们都觉得尿常规没有必要,甚至有些患者因为不必要的羞耻感而不愿检查或者抵抗检查,这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殊不知尿液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信息,尿常规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尿液中各个成分的指标,来对其身体的健康程度与相关疾病进行指示,帮助医生与患者交流病情的详细情况与治疗方案。


  

  什么情况做尿常规  


  一般来说,患者对三大临床常规是不一定要全部做完的,患有哪方面的疾病,就做哪方面的临床常规检查,但血常规是所有情况下都要做的。如果患者患有肠胃方面的疾病,就做血常规与便常规,患有泌尿系统的患者做血常规与尿常规,如果是特殊或者重大病症患者,可能所有临床常规检查都要做了。通常情况下,做尿常规检查的有定期体检的普通人群,肾脏相关疾病、膀胱相关疾病、尿道相关疾病、生殖系统相关疾病以及男性前列腺相关疾病的患者

  

  临床尿常规怎么检验  


  1、检验前的注意事项


  (1)尿常规在早晨做效果最为良好,最好留取早上的第一泡晨尿。在做检验的前一天,饮食要清淡适量,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水分补充充足。晚上十点钟之后,就禁止饮食饮水,早睡不熬夜。第二天早晨,也同样不吃饭不喝水,空腹进行检验。


  (2) 在检验前要清洗干净尿道口,防止细菌、体液、粪便等污染检验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如果是女性患者,要避开月经期再进行尿常规检验。


  (3) 如果是初次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一定要听从医护人员的提示,不擅自妄想揣测,以合理正常的操作取样。


  2、检验时的相关步骤


  (1) 在做完相关手续后,到检验科前台取得一个专门放置尿液的容器,然后去厕所进行接取。


  (2) 在排尿过程中,只留中段尿接取,前段尿和后段尿都不接取,中段尿大概在排尿一秒过后,接取的量根据医护人员的要求来定。


  (3)在接取过程中,防止尿液触碰到手部,这样会明显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4)检测人员拿到尿液样本,患者安心等待结果,如果等待期间有其他事宜可以去进行处理。


  3、 检验结果初步观察


  在等待检验完成后,拿到了检测结果,人们都会第一时间观看,想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出没出问题,出了哪些问题。接下来列举一些常见的项目,以及指标异常时可能代表的情况。


     尿常规化学分析包括隐血、蛋白质、pH、胆红素、亚硝酸盐、酮体、葡萄糖、尿胆原、比重、白细胞酯酶等,由于化学分析是一个定性的方法,因此它的结果多以“+”或“-”表示。


  

(1)隐血和蛋白尿


  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尿常规中尿隐血和尿蛋白均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排除这些可能后,真性血尿的病因可分为各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源性血尿和其他疾病引起的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凝血功能异常,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等)。


  蛋白质的阳性结果可由“+”到“++++”,提示不同程度的蛋白量,由于只是定性检测,一般“++”以上认为是中等量蛋白尿,“+++”以上认为是大量蛋白尿。轻度的蛋白尿包括生理性、肾小管性、溢出性、组织性蛋白尿(感染、肿瘤)。中到大量蛋白尿往往与肾小球疾病相关,尤其合并有血尿时,更应高度怀疑。


  (2)尿比重


  这是反映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的指标,尿比重偏低排除饮水过多后,见于尿崩症、多种肾小管间质病变。


  (3)尿液PH值


  受饮食影响较大,因此正常参考范围较宽,尿PH需结合血电解质、血PH进行综合判读,相关的疾病包括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血症等。高尿酸血症者持续酸性尿易发生尿酸结石,因此临床上常用碱化尿PH来预防结石。


  (4)葡萄糖阳性


  除了怀疑糖尿病外,还可见于多种内分泌疾病,以及生理性糖尿如摄入性、神经精神性糖尿。


  (5)酮体阳性


  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外饥饿、剧烈运动后也可呈阳性。


       (6)尿胆红素和尿胆原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可能,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亚硝酸盐和白细胞酯酶

  主要用于尿路细菌感染的筛查,但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亚硝酸盐可呈假阳性。


  现在采用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结果,由于采用特殊的技术原因,大家不必对白细胞、红细胞等非整数的数据感到诧异。


  简单为大家解读常见的有形成分的意义:

  红细胞可综合隐血来判断是否真性血尿。

  白细胞升高提示尿路感染及狼疮性肾炎的可能。

  细菌也提示尿路感染的可能。

  管型是蛋白、细胞或结晶等成分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凝固聚合而形成的圆柱状物体,往往提示肾脏受到损害。

  结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多来自食物,当结晶大量、多次存在时应考虑尿路结石可能。

  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当这些部位出现病变,相应的上皮细胞在尿液中可出现增多。


  尿液的检查还有一项传统的显微镜检查,即人工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成分,以每高倍镜下的数量为结果,镜检的阳性结果可靠,假阳性率低。每高倍镜下≥3个红细胞即为镜下血尿。每高倍镜下≥5个白细胞即为阳性,提示尿路感染及狼疮性肾炎的可能。

  在临床尿常规检验完成后,一定要将结果拿给医生过目,不要因为某些指标不在参考值就自己吓自己,有些时候只是身体不是处在很健康的状态,并没有什么疾病,一切以医生说的为准。如果身体健康就继续保持,若是出现了问题,例如泌尿系统,那结果就比较糟糕了。特别是泌尿系统中的肾脏,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因为平时疏忽而导致肾脏发生病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这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或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文章转载于公众号:体格检查报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