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生发,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节令。中医认为,身体积累了一个冬天的寒湿、浊气等陈旧之物要在这个季节代谢掉,让体内阳气充分发出。最近如果你有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等不适症状,这就是明显的阳气不足表征。如今正是护阳气的最佳时期,老年人该如何增强体质才最有效?
阳气不是人人都需要补
中医学有“春夏养阳”的说法,阳气作为人体对抗外界的物质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相比冬季到夏季阳气的生发,春季则是养护阳气的最佳季节。不过,补阳气虽是养生,但却不是人人都适用。
60岁的张大伯喜爱养生,平时什么补品都会吃一点。直到前两天他开始出现血压偏高、口臭、浑身发胀的状态,来到中医科就诊后,中医师通过问诊发现,大伯这是补品吃多了。
“医生,那我还能吃红参和铁皮石斛吗?”面对这些问题,中医师无奈地说:“这些补品你都不能吃了,相反还需要泻火。”
张大伯服用了一段时间的“泻火”中药后,血压恢复了,口气也没有异味了,身体更感觉轻松了不少。
在此,中医师建议,虽然春季是护阳最佳时期,但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补,阳气补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个症状看你是否缺阳气
在“生长壮老已”五个人生阶段中,老年人的气血其实更偏向于“壮”,但由于大部分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疾病自然会消耗阳气,从而导致气血亏虚,但这都属于正常的自然发展规律。大部分老人伴有阳虚的症状,但也有一部分老人属阴虚。
老年人常见的阳虚表现有三种:
(1)手脚冰冷,半夜不开空调或电热毯无法入睡。
(2)大便不成形。严重时会出现“五更泻”(凌晨4~5点一定要上厕所)。
(3)饮食方面,吃点东西就很容易胃胀不消化。
有人认为身体不感觉冷就代表不缺阳气,其实,老年人身体状况因人而异,没有出现以上三个阳虚表现,也不代表不缺阳气。如果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不够了解,建议前往正规医院中医科进行相应的辨识调整,避免因为对身体的误解,反而补坏了身体。
增补阳气应该这么做
老年人补阳气可以从运动、饮食和生活习惯三个方面进行。
运动方面,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当晨练。但是患有中风、心脑血管疾病、长期糖尿病的人群,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此外,还应在每次锻炼之前,提前服用稳定病情的药物,例如降压药等。也不可空腹晨练,至少吃一些点心再外出。此外,天气寒冷时,不建议老年人外出,刺激性空气也会损耗阳气。
饮食方面,老年人可多食用桂圆、荔枝、狗肉、牛羊肉、鸽子肉、香菜等温性食物,避免食用生冷瓜果及海鲜(海参除外)。此外,遇上寒湿较重的天气,可以适量吃一些辣椒、茴香、五香八角等佐料。
生活习惯方面,可以使用艾叶泡脚。艾叶不仅价格平民,药效也较平和,很适合老年人生发阳气。初春时节教您怎样防寒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