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疗不当变甲减?服药期间注意这5点

浏览: 作者:杨健康 来源: 时间:2020-04-01 分类:健康常识
半年前,25岁的女孩小吴因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重减轻,在天津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检查,小吴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随后医生给小吴开了药物。

  半年前,25岁的女孩小吴因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重减轻,在天津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经检查,小吴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随后医生给小吴开了药物。

  服药1个月后,小吴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就自行去药店照着医师的处方买药。

  半年后,小吴感觉怕冷、反应迟钝、食欲減退、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全身乏力、嗜睡、体重增加,在朋友的劝说下她来到天津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小吴被诊断为药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小吴很诧异:我的甲亢怎么变成甲减了?甲状腺素,多不得也少不得

  天津体检专家分析 小吴之所以由“甲亢”变成“甲减”,是由于甲亢控制后抗甲亢药物没有及时减量所致。嘱小吴暂停抗甲状腺药物,10天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再给予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维持治疗。

  那么,甲亢患者用药期间,除了要注意防止药物过量导致甲减外,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甲亢患者在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

  1.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一般来讲,甲亢症状控制,血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药物应逐渐减量,每2~4周减量一次。减量至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最小剂量后维持治疗,总疗程1年半至2年。

  服药期间须定期在内分泌科门诊复查甲状腺激素三项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酌情调整甲亢药物剂量,如不及时减量,就有可能导致药源性甲减发生,危害身体健康。

  2.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 因抗甲亢药物有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肝损害等不良反应,所以在用药物期间须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患者如服药后出现咽痛、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等不适,应立即就诊。

  在抗甲亢药物使用的症状控制期,每1~2周查血常规1次。用药后也要监测肝功能,一般1~3个月检查1次。

  3.注意有无药物过敏

  因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甲亢药物过敏的不良反应,如出现皮肤起疹伴瘙痒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判断为药物过敏,须停用抗甲亢药物,改其他药物治疗。

  4.不要随意停药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复发率较高,如果随意停药,甲亢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个别情况会导致甲亢性心脏病。

  如果疗程不够,过早停药,甲亢很快会复发。为了有效控制甲亢,降低复发率,在停药之前须经医师认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停药。

  5.注意避孕

  在甲亢没控制好时尽量不要怀孕,因患甲亢时孕妇及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比健康人群高。

  此外,抗甲状腺药物可从乳汁分泌,产妇产后如需继续服药,不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