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异物胆囊结石的癌变之路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2-26 分类:健康常识
河蚌或贝壳的肉质柔软而娇嫩,一旦有细小的异物“入侵”,它们鲜嫩的肉质都会被破坏,而这时,它们会分泌出一些保护性的物质将异物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异物就变成了一颗颗小小的珍珠。人体也有许多与河蚌和贝壳类似的空腔脏器,人吃五谷杂粮,所以体内也会出现一些小异物

河蚌或贝壳的肉质柔软而娇嫩,一旦有细小的异物“入侵”,它们鲜嫩的肉质都会被破坏,而这时,它们会分泌出一些保护性的物质将异物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异物就变成了一颗颗小小的珍珠。人体也有许多与河蚌和贝壳类似的空腔脏器,人吃五谷杂粮,所以体内也会出现一些小异物


舒阿姨今年61岁,30多年前通过体检检查出有泥沙样胆结石,30年来完全没有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也没有引起重视。但最近几个月,她胆结石的症状突然发作,产生了强烈的后背放射性疼痛,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发现结石已经掉落至胆管内,只好接受胆囊摘除的手术治疗,按理说,切除胆囊后只要能够顺利康复就没事了,但是术后的病理结果却让舒阿姨和医生都大吃一惊:早期胆囊癌。胆囊结石已经引起了恶性病变。 
  这第一类容易诱发胆囊癌的“异物”,就是人群发生率几乎达到1/10的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本身无害,主要的危害是其在胆囊内可以引起胆囊炎症。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胆囊结石长期停留于胆囊内不予以处理,容易使结石掉落至胆管中,引发胆管结石。病程较长的胆囊结石癌变的概率也会升高。舒阿姨就是一位有长期胆囊结石病史的患者,在术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癌症的迹象。胆囊癌起病相对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都发现较晚,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的比例非常低,5年生存率仅为5%~13%,而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是男性的3~6倍。 
  1.哪一种结石最可怕 
  胆囊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大类,胆固醇结石是由胆固醇结晶逐渐形成的,以白色居多;胆色素结石则由胆色素的颗粒所形成,为泥沙样,以黑色居多。在临床上,最为多见的是混合型结石,呈黑褐色,形状各异,位置随机。

结石本身是可活动的,不同的结石可以通过位置的移动出现在不同位置,它们在不断移动的同时,结石也在不断地摩擦着胆囊内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急性胆囊炎,其典型表现为右上腹进食油腻或饱餐后绞疼,还会伴随右肩背部放射痛,严重者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而如果结石挤出了胆囊开口进入胆管,则可能会引起胆管的梗阻,出现胆管炎,表现为黄疸、寒战和高热。更加糟糕的是,由于胆管和胰腺是同一个开口,所以堵在胆管开口处的结石还可能会引起胰腺开口的堵塞,继而引起严重的胰腺炎。 
  什么位置的胆结石危险性最大呢?那必然就是堵在胆囊开口处的胆结石,堵住了胆囊开口,便堵住了胆囊流出道,致使胆汁无法向外排出,以致胆囊压力增高,長此以往便会出现严重的胆绞痛。 
  所以,胆囊结石的症状以及是否容易癌变,主要与位置相关,但不代表与大小、形状就没有关系。专家告诉我们,相对来说,细小颗粒样的结石更容易通过胆囊管脱落到胆管里。胆囊壁上的结石往往比较危险,而胆囊内的结石如果超过3厘米,无论性质如何,癌变的概率也将增大9倍。

2.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胆汁在胆囊里浓缩,在某种因素下,胆固醇过分饱和就容易析出结晶,结晶越变越大就变成结石;胆色素和胆固醇、卵磷脂三者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平衡关系被破坏,胆色素可游离出来,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色素结石。

天津慈铭奥亚体检专家提示:胆固醇摄入过多、感染、雌激素异常都是胆结石高发的因素,45岁以上的女性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胆结石出现之后带来哪些危害,如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