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解读:胃癌查治全流程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1-05 分类:体检项目
大家查体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样一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有些人的数值会非常高,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而此时,医生也会让你慎重对待,进行根治。

大家查体的时候常常会看到这样一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有些人的数值会非常高,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而此时,医生也会让你慎重对待,进行根治。 
  为什么需要如此重视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那是因为如果反复发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人患胃癌的几率较正常人高出4倍以上。我国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60%并且感染可反复发生、还会传染给别人,如一起吃饭时会通过我们的碗筷等途径去传染,一个人感染后往往一家人、一个食堂吃饭的人都需要治病,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这就奠定了胃癌高发的基础。 
  什么是胃幽门螺杆菌呢?胃幽门螺杆菌是滋生在我们胃幽门这一区域的一种有害菌,它很难被胃酸杀死,也很难被普通的抗生素杀灭,治疗由过去的两联发展到现在的四联,包括二种抗生素,一种铋剂,一种PPI(质子泵抑制剂,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需要服用10~14天,且不说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即使能坚持也很难将其彻底“消灭”,足见幽门螺杆菌的“顽强”程度。这种有害菌有几个爪子深深地扎入到我们的胃黏膜深处,刺激黏膜细胞,反复发生炎症、溃疡,最终癌变。

一、胃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有8类人群要格外警惕,建议最好定期去做个胃镜检查: 
  (一)反复发生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二)近亲属中有人患有胃癌,且自己出现上腹不适者。 
  (三)以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特別是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生者。 
  (四)年龄大于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或者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的人。 
  (五)喜食高盐、腌制和熏制食品,而少吃新鲜水果蔬菜者。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更应该重视。 
  (六)精神压力大和抑郁者,生活不规律者。 
  (七)经常拉肚子,且持续出现黑便现象(消化道出血)的人。 
  (八)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的人。在我国,胃癌的发病呈明显的地域分布,西北地区(甘肃、青海等)和东部沿海地区(山东、辽宁、上海、福建等)是我国胃癌高发地区。

二、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早期发现胃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纤维胃镜。 
  纤维胃镜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普通胃镜。在轻微的局部麻醉下,给咽喉部喷一喷麻药,在清醒状态下做的胃镜,叫普通胃镜。对于年龄大的或者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不能进行麻醉,只能采取普通胃镜。但是有的人咽喉反射敏感,也就是容易引起恶心想吐这种现象的人,就不能进行普通胃镜,而应做无痛胃镜,适当地给予麻药和睡眠药物后十来分钟就可以做完,很方便。 
  二是胶囊胃镜。虽然名为胶囊胃镜,其实它主要是为我们的小肠而准备的。人体的胃肠道大概有8~10米长,大部分是小肠,小肠较细而且弯弯曲曲,小肠黏膜的皱褶也比较多,所以做小肠镜比较困难且痛苦,在这种情况下,胶囊胃镜被发明出来了,它的外形就像一颗胶囊,我们吃进去以后,经过24小时从肛门排出。胶囊胃镜的优点就是没有什么痛苦而且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它的弊端是不能进行活检,只能进行一个粗略的筛查,如果看到有问题,依然要做胃肠镜进行活检。

三、胃息肉是什么?


  我们在做胃镜的时候发现人群当中接近30%的人都有胃息肉

其中有一种广基底息肉最为危险,像一个小山包或馒头,它的基底比较宽厚,如果医生在胃镜下发现0.8公分以下的息肉,会直接进行切除,如果大于0.8公分,就需要住院择期再进行内窥镜下切除手术。 
  息肉切除以后的一年内,一定要再做一次胃镜,因为医生在切息肉的时候不能切得特别深,切得深,容易导致穿孔;切得浅又不能把息肉完全切掉,因此,切的时候会有一些“残余分子”,会再增生,又逐渐长成息肉,犹如割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所以第二年还要再做胃镜看一看有没有新的息肉,基本上经过两到三年才能慢慢平息下来。切下来的息肉必须做活检病理检查,早期发现是否癌变。同时,对于有胃息肉的人士要进行健康教育,改善饮食习惯和结构,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让体内的有害物质尽快地排出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四、胃癌有哪些分型?


  胃癌在临床上分为以下四型: 
  (一)肿块型。凸出到胃腔,容易发现,容易引起症状。 
  (二)溃疡型。侵入胃的管壁,易出现症状,类似胃炎的表现,引起胃疼,很多人过去有胃炎,胃疼以为是胃炎发作,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 临床上怎么确诊胃溃疡
  (三)浸润溃疡型。既有溃疡往胃的管壁当中浸润。 
  (四)弥漫浸润型。最为可怕,因为在做胃镜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过去,因为从胃的表面来看,看不到糜烂、溃疡,它是沿胃壁弥漫浸润,只能看到胃的蠕动不太好,有一些僵硬。

实际上,从一个癌细胞发展成肉眼能看到的癌组织,要经过十几年到几十年的变化,肿瘤已经给我们留有时间,我们千万要抓住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尽早地做一些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肿瘤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胃癌的预防,日本和韩国早有经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要求40岁以上的人每年必须做一次胃镜筛查,韩国则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全国开展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从2013年起,日本把12岁以上孩子的胃幽门螺杆菌筛查作为一项国策,也就是说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五、胃癌的肿瘤标记物

在此提醒一下,不是肿瘤标记物高就一定是胃癌或者是其他癌,要看这个肿瘤标记物有没有动态地升高,还需综合各种检查全面衡量判断。可以说,我国胃癌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全球每年新发的47%的胃癌在我国,而胃癌死亡患者中,中国占了一半以上。

六、胃癌的预后和治疗


  日本与韩国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达到了60%以上,这是因为他们早期癌的发现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我国胃癌五年生存率仅仅只有27%,主要是因为我国早期癌的发现率仅为30%,某些边远的地区就更低了。胃癌如能早期发现,它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胃癌的五年生存率高的原因。 
  胃癌的治疗有以下4种情况—— 
  一是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还有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现在大部分胃癌的手术都是在腹腔镜下微创进行治疗。 
  二是放疗,很少做。因为胃肠是蠕动的,不固定,所以不适用于放疗。 
  三是化疗,靶向治疗。这是胃癌经常采取的,中晚期的胃癌一般需要进行化疗,近年来加上一些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就更好了。

四是综合性的治療,如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对症处理。 
  目前我们的治疗原则不是绝对的把肿瘤“彻底打垮”,而是叫“带瘤生存”。很多胃癌晚期有肝转移、有周围的淋巴结转移,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边治疗边带瘤生存,病人也能有好几年的生存期甚至长期带瘤生存。要有信心决心和勇气去面对、去接受治疗,毕竟现在化疗药物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我们更希望能早期发现胃癌,因为I期胃癌的治愈率超过95%。 
  总之,胃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首先要预防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一旦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要及早地进行治疗,而且要注意防止传染给其他人。早期发现胃癌最有效的手段是纤维胃镜,一般3~4年做一次,当然前提是没有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情况。 
  以预防为主,定期复查胃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跟癌症打上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