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年年体检正常,为何突然查出癌?原来是做错体检浪费了钱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11-07 分类:体检项目
【健康】年年体检正常,为何突然查出癌?原来是做错体检浪费了钱

很多人年年体检,很多单位也会组织每年体检。不过,很多人体检完没发现问题,却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那么,为何年年体检正常还患了癌?

  据《健康时报》报道,健康体检不等于癌症筛查,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常规体检的侧重点是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等方面,没有放在癌症筛查方面。”专家称。


此外,健康体检的常规设备难以发现早期肿瘤。人体肿瘤从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直径0.5至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大概需要8年到10年,早期难以被B超、X光看到。比如体检中人人拍X线胸片,但其实,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过X线胸片看不到。

错误1:彩超筛查前列腺癌

体检中除了大家熟悉的腹部彩超,体检机构还推荐中老年男性选择含有前列腺彩超的套餐,加上这一检查,体检费上升不少。不过专家指出,对健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筛查早期癌症,彩超根本查不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


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价钱更低,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错误2:X光片查肺癌


多数体检套餐中,检查肺癌最直接的手段是X光片。但肿瘤专家指出,X光片检测肺癌,分辨率低,检出率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已经到晚期。为什么肺癌能逃过医生的眼睛

建议用高清CT检测肺癌,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0.8至1厘米时即可查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可以在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CT。另外,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到90%以上。


错误3:CT、红外线查乳腺癌


有些人认为CT万能,其实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还有一些地方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医生的主观判断强。    

对于乳腺癌早期筛查,首先建议自摸自检、B超或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相对于乳腺CT,核磁检查效果更好。


错误4:用化验指标查胃癌

实验室化验指标包括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大便潜血、胃液情况等多个项目,常在体检中用来指示胃部健康情况。但用化验指标查不出胃癌!实验室化验指标用于胃部疾病的初筛还可以,但用这些指标来筛查胃癌,准确性达不到要求。胃镜最为标准、精确,是筛查并确诊胃癌的首选。


错误5:只用B超查肝癌

很多人体检时会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肝癌因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进展快速,肝病损伤达七八成时才出现症状,往往已属于中晚期。单纯腹部B超检查难以确定肿块性质,容易误诊。


查肝癌要做“甲胎蛋白+B超”联合检查。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使约20%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的首选方法。


错误6:用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基因检测产品层出不穷。只需一点唾液样本,就能知道自己会不会患癌;花几百元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携带肥胖基因,甚至被炒作成“算命神器”。其实,市面上的基因检测根本查不出癌症。癌细胞的判断依据主要是病例切片,如果仅凭基因检测判断,太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