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儿童极其常见的一种疾病,有数据显示,被诊断为“普通感冒”的患儿中,医生给其开具的处方中,有超過90%的处方均使用了抗生素,并且小儿使用的抗生素情况在逐年升高,建议各医疗机构将其重视起来,控制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大多数儿科专家认为,如患儿为普通感冒,则可不用使用抗生素。这是由于普通感冒的患儿,其机体内的病原体中有90%以上的都是病毒, 如果采用抗生素进行病毒的杀菌效果微乎其微。有很多文献就针对普通感冒的儿童是否使用抗生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并不能对患儿感冒的细菌并发症情况进行改善。还有研究显示,抗生素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超剂量使用青霉素,不但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还会导致大脑兴奋剂含量增高,使患者出现惊厥。如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耐药,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
我们认为,对于感冒的患儿来说,一定于要对症下药,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物理降温、水分供给等多个方面的治疗。早期治疗时,可选用抗病毒药物。但是由于大多数的感冒具有自限性,一般情况下,4~7d均可被治愈,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患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时,要持续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完全消失。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儿出现了以下情况,则应考虑到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可给其加入一种抗生素,如患儿出现了化脓性中耳炎,且临床症状表现为外耳道流脓,或者患儿出现了鼻窦炎,且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流脓性鼻涕,或者患儿出现了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发炎怎么办),或者患儿在感冒的同时合并高热,体温超过了39.5℃,且高热症状持续1~2d不退,患儿出现了高热惊厥,或者患儿已经发展成了肺炎,或者患儿的检查报告显示,白细胞个数超过了12000个/mm2,嗜中性粒细胞数量超过了80%,当患儿出现了以上的一种情况时,可给其使用一种抗生素。
小儿感冒临床自我疗效虽然比较简答,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长难以把握患儿的病情,也难以确定其感冒、并发症的情况,因此,大多时候还是应该多学习一些医疗常识,或者咨询一些专业人士,多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临床经验,如家长缺乏临床经验,对于大多数症状来判断有感冒,但是缺乏临床经验的家长,如不知道何为扁桃体发炎,此时应在初期就去医院就医,向医生进行学习。(2)家长对药疗知识的缺乏,如果家长在选择治疗感冒的药品时,根据品牌、听说等进行选择,部分家长听说这个感冒药好,我家小孩吃了感冒好的可快了,而没有根据药品的成分以及患儿的感冒取选择药品,盲目的使用抗生素,不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作用。
另外,在给患儿用药是时,一定要对药品说明书进行明确,了解其中的各项信息,如有一些中药没有注明适用于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的, 比如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小儿感冒药大都是颗粒状、糖浆、口服液等,复方制剂极易导致抗生素的滥用,但是一般情况下,小儿感冒药更需要单方制剂,更能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性。目前,很多小儿药品的包装上都印有可爱的公仔,但是希望厂家能够给予更多的提示,比如药品的安全等级,这样也能够指导家长及医护人员更好的选择药品。另外,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社会上的各界机构还应担任起各自的职责,监督小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保证患儿用药的安全性。退热药,千万别乱吃
患儿家长具有药品的选择权,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患儿家长对自我药疗知识了解的比较多,则会更加谨慎、认真的选择药品。另外,现在很多药店都配有专门的药师,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药品的生产企业也应为各医疗机构质量合格的药品,包括正确的产品信息以及优质的医学服务,要使自己所设计的药品说明书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更加贴近于儿童的生活。
总之,对于感冒的患儿,临床上给其用药时,应根据其病情的具体情况,及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给其对症用药,这就需要各医疗机构将其重视起来,加强对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督,不可滥用抗生素,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